知產問答
分支機構
010-65218287
案例解析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知產問答 > 案例解析
“港亨”商標之爭終審落幕
廣西上演真假“港亨”商標爭奪戰
據悉,劉國銓于1989年從“香港”和“大亨”二詞中各選一個字,臆造出“港亨”一詞,并作為作為東莞市石龍環球食品有限公司第一件商標提交注冊,核準用于第30類“餅干”商品上。隨后,劉國栓所在企業先后推出了“港亨”牌冬瓜茶、蛋麥奶、西瓜汁等眾多產品,均沿用了沿用了“港亨GANGHENG及圖”商標標識。1995年11月,“港亨”推出新產品“粟香八寶粥”,并受到了消費者了歡迎。2007年,劉國銓發現王裕同以東莞市石龍澤亨飲料食品商行的名義在29類搶注了由自己親手設計、享有美術作品著作權的“港亨GANGHENG及圖”商標,并推出與自己擁有著作權近似的包裝裝潢的同名商品“粟香八寶粥”,這兩款同名的商品,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一帶上演了一場真假”港亨”的戲碼。
維權打假,捷報頻傳
之后,劉國銓對王裕同申請注冊的“港亨GANGHENG及圖”提出撤銷商標注冊申請,2013年,商評委作出裁定,認為劉國銓提交的證據能夠證明,其對“港亨GANGHENG及圖”標識享有在先的著作權并公開發表,被異議商標與之在字體、表現形式上完全相同,侵犯了劉國銓的在先著作權,應該予以撤銷。之后,王裕同不服商評委裁定,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4年4月22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又對涉及第5423910號“港亨GANGHENG及圖”商標的商標異議復審行政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定異議商標不得核準注冊。
今年2月,王裕同提出的再審請求,庭審中,劉國銓稱其為“港亨GANGHENG及圖”標識設計人,詳細說明了其創作過程,并提供了大量的外觀設計圖稿證明其具有設計能力,相關圖稿均包含涉案標識,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對再審申請人王裕同與被申請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劉國銓商標異議復審行政糾紛一案作出行政裁定,認為,王裕同關于涉案標識并非劉國銓設計的再審申請理由不能成立,裁定決定駁回王裕同的再審請求。
東靈通點評:本案的焦點是,異議商標是否侵犯了劉國銓對于“”圖形享有的在先著作權。王裕同于2006年提交“
”的商標注冊申請,并于2009年獲得商標注冊證。而劉國銓于2012年提交“港亨GANGHENG及圖”,雖然從商標注冊時間上來看,王裕同早于劉國銓在29類上提交的申請,但此案中,劉國銓于1989就已經創造出“港亨”一詞,并在先設計了“
”標識。
從上述案件中,可以看出,劉國銓成功以“”的在先著作權成功撤銷5423910號“港亨GANGHENG及圖”商標,關鍵點在于劉國銓有充分的理由證明“
”圖案在5423910號“港亨GANGHENG及圖”商標申請日之前就擁有了該圖案的著作權。
商標三十二條規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著作權人可通過著作權登記證書、在先公開發表該作品的證據材料、在先通過繼承、轉讓等證據材料證明著作權的存在。由此可見,著作權是面對在后注冊商標侵權時,最有效的維權證據。在此也提醒企業及個人,對于具有獨創性的圖形標志,要及時做著作權登記,留好證據,在遇到侵權行為時,方能更有利的保護自己的權利。